《中時電子報》
  中新網4月7日電 臺灣《旺報》7日刊登一篇題為《茶葉蛋風波不是笑話》的文章說,兩個社會就像兩個人,真正要做到相互瞭解、理解和體諒是非常困難的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類似“茶葉蛋風波”的不是笑話的笑話將來很有可能再次出現。
  當臺灣的大學生髮出反對“黑箱服貿”的怒吼時,大陸的年輕人卻在盡情調侃一枚曾經風靡兩岸的茶葉蛋。就連一向正襟危坐的《人民日報》的官微在報道明年起大陸赴台旅游每天限額5000人時,也難得幽默了一把——你想去臺灣吃茶葉蛋,還是鳳梨酥?甚至還有土豪在廣州上演行為藝術,免費派發10萬個茶葉蛋。最終,這起風波的“始作俑者”臺北美食學院的高志斌教授不得不向新華社澄清自己並無主觀惡意。
  網絡上還有一則臺灣人在火車站吃方便面被五六十個大陸人圍觀的“神話”,大陸網友在肆意嘲笑臺灣人是井底之蛙的同時可能不會想到:在他們眼中的廉價快餐,在一些地方的窮人看來也許就是改善伙食(如果再配個茶葉蛋的話)。
  當然,誤讀往往都是相互的。大陸《壹讀》雜誌最近就刊發了《關於臺灣的十個半懂不懂》,話題涉及“立法院”打架、臺灣“國語”、檳榔西施等。
  2010年夏天我在臺北訪學時,一位當地司機就很好奇地問我:“在大陸如果有人敢對領袖語出不敬,會不會第二天早上就人間蒸發?”一時間讓我哭笑不得,不知如何作答。看來這位臺灣朋友對大陸的認識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或者只是來源於他對臺灣威權時代的體驗。原來彼此彼此。
  “茶葉蛋風波”肇始於一檔娛樂節目,用一些臺灣網友的話來說,對這種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題,“誰認真誰就輸了”,但還是有不少專家很嚴肅地在媒體上討論兩岸應當多交流多瞭解。不過,我以為根據人們的認識規律,並不一定交流越多就越好,有時候很有可能適得其反。
  比如,現在很多大陸人對臺灣第一印象很好,什麼溫文爾雅,什麼民國範兒啊,爭先恐後要來臺灣旅游。但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,大陸朋友會逐漸發現臺灣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好,那裡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,有些比大陸還嚴重,甚至有些臺灣人錶面客氣,但是從骨子裡看不起大陸人。
  這時候大陸人就會反思,有人就會對臺灣很失望。這從《旺報》兩岸徵文的稿件中就可以反映出來。只有繼續全面深入交流,甚至扎根臺灣,才有可能平實看待臺灣的好與不好。然而,很多人是等不到“否定之否定”的,“多交流”之後的結果往往是臺灣不過如此,還不如點到為止。
  另一種情形是第一印象本來就不好,再戴著有色眼鏡“多交流”,結果就是進一步強化了最初的負面認知,還不如不交流。
  國民黨威權時代的反共、仇共和恐共教育使絕大多數臺灣人對大陸印象欠佳。隨著兩岸交流的逐步展開,很多臺灣人改變了對大陸的觀感,但還是有一些臺灣人到大陸轉了一圈,反而坐實了他們對大陸髒亂差、不講文明、不講法治、不講誠信的惡感,並將其傳回島內,產生了不良的放大效應。
  政客更是如此,陳水扁、呂秀蓮等“獨派”大佬都曾到大陸訪問過,他們也不缺乏瞭解大陸的管道,但還是堅持強硬的“反中政策”。
  說到底,兩個社會就像兩個人,真正要做到相互瞭解、理解和體諒是非常困難的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類似“茶葉蛋風波”的不是笑話的笑話將來很有可能再次出現。(作者 胡勇/大陸自由作家、大學教授)  (原標題:台媒刊文:“茶葉蛋”笑話很可能再次出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f02bfqw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